第15章 扭着来-《宰执北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王雱楞了一下,回念了两次。

    赵平安又道:“大雱你看不起太多人,却不抵触为师,即使为师说的很俗气你也愿意听,难道因为为师很知乎?”

    王雱终于服了:“雱儿悟了,雱儿之所以对师父心服,无他,只因师父世事洞明,人情练达而已。”

    赵平安略装逼的抬手想去捻胡须,却发现下巴是光的,嘴上无毛,不禁有些尴尬。

    也导致三个小孩一起神色古怪了起来。

    这时王安石的声音传来:“人情练达即文章……赵平安你书读的好啊,好就好在,相比大多数庸人,你追求的是读书带来的见识拓宽,以及结果。而大多数人孤芳自赏,追求的是过程、和文言美感。”

    “见过知州相公。”

    赵平安见礼道,“尤其这年景,保守派越见势大,引导着人们读书却不求甚解,追求的是门槛和仪式感。为了文言而文言,甚至为了让泥腿子听不懂而文言,这若发生在繁华盛世尚可理解。但在这年景,越发加剧了内耗,导致国朝隐患重生。”

    王安石眼里闪过不少激动之色,迟疑少顷道:“你说在了要害,也说在了本堂心坎里。我朝大多数读书人思路的确出了毛病,诚如你言,他们越来越多的是追求于读书带来的优越感、阶级的跃升,同时设立门槛阻拦百姓听懂。而不是为了洞明世事。”

    又沉思许久,王安石忽然道:“本州结合多年的地方执政经历及思考所得,尤其反感州学的教学模式。这便想上书朝廷建言,废除科举之诗赋考核,主张理解经义,你以为如何?”

    赵平安楞了楞,这是王安石第一次以商量的语气聊事?

    说起打压吟得一手好湿风气,历史上王安石的确做了,身在宋代干了这么一摊子事,得承认他脑壳之铁,非常人能比。

    他强扭着朝廷删了科举诗赋科目,弄的天下读书人哗然。

    这等于从政治最顶层,阻挡了吟湿之人的晋升路,开启了“微言而明大义”的学文模式。

    通俗点说,王安石的意思和赵平安差不多,读书的目的不是追求仪式感,是为了知道别人的想法而做到人情练达。

    当然了,历史上的这些政策,是他许多年后才主张的。

    不过如赵平安说的,价值观的形成不是灵光闪现,是一个又一个微小“炊饼”累积。类似这些认知,应该早就在他心中累积了。

    只是遇到了赵平安这“药引”,提前把王安石的下意识认知给片面化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